全民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 我们的汉字书写需要拯救
全民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 我们的汉字书写需要拯救
我们习惯于每天双手飞快地掠过键盘敲出一个个汉字。但有一天,我们却突然提笔忘字,突然发现手写出来的汉字竟然如此不中看。你可曾想过,这意味着什么?这些方块汉字代表着什么?难道在当今这样一个节奏越来越快的信息时代里,书写真的离我们很遥远了吗?汉字真的变得冰冷了吗?
日前,光明网开展了一项关于手写汉字的网友调查,结果表明,汉字手写的现状不容乐观。不少人将其归咎于电脑、手机的广泛使用、学校书法教育的薄弱等等。但可能,引人思考的应该更多。
汉字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气质,它是五千年中华文明最直接的传承者。手写汉字,就个体而言,更是直接体现着个人的才情性格、传递着个人的思想情感,使他人读后如见其人,心生温暖。
以光明网的调查为出发点,本报今起开设“从手写汉字看文化传承系列报道”,我们将通过访谈、点评、深度解析等方式,邀请专家学者以及所有关注这个话题的读者共同思考。
光明网将开辟同题专栏。您认为提倡手写汉字好不好?您认为手写汉字与文化传承关系密切吗?您认为在网络时代学校还该不该开设书法课?请您积极发表意见,参与讨论。
光明网做了一件好事,它的“汉字书写调查”,用确凿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85.20%的被调查者认为,全民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这是坏消息,也有好消息。高达96.4%的被调查者认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瑰宝,决不能放弃”。
堪忧的是现实,欣慰的是情感。
汉字承载着历史记忆。书写汉字是感受中华文明和艺术精神的通道。但是,现在的汉字书写面临断流的危机。我们在焦虑:决不能放弃书法这门艺术的文化情感,能否改变“全民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的事实。
汉字书写下滑的原因
汉字书写在20世纪急速滑向低谷,分析起来,缘由种种。最直接的原因是物质文明发达之后,导致两波“换笔潮”,悄悄改变了我们的书写传统。
第一波是传统的毛笔换为自来水笔、圆珠笔、铅笔之类的“硬笔”。20世纪50年代普及国民教育,“硬笔”也普及开来。这波换笔,虽然笔已变种,但终究还是笔,汉字还要一笔一笔写出来,“书写”传统犹在。
第二波换笔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起初是计算机普及,继而网络覆盖,以往日常笔写之事被计算机取代。这一次以“机”换“笔”,连“书写”动作也换掉了。汉字书写的灵巧动作简化为两种简单垂直的操作:键盘上的“敲”,鼠标上的“点”,字库里的汉字就蹦出来,省心又省力。
不论是被动裹挟还是主动顺应,20世纪的两次换笔,速度一次快过一次。处理文字的工具越来越进步,手段越来越便捷,效率越来越高。
当我们欣然陶醉科学技术之赐时,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们的书写能力正在退化,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传统文化联系的纽带正在断裂。三千多年的汉字书写,现在也成了“文化乡愁”。
汉字书写与中国文化
重视汉字书写训练,是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传统,向来是从蒙学开始。西周学童(当时叫“国子”,限于贵族子弟)的教育,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六科,称为“六艺”,这些科目,与今天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正相吻合。其中“书”这一科,包括汉字书写训练。此后,不论官学、私学,汉字书写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科目,一直延续到20世纪。
古代的课吏、科举制度,曾对汉字书写教育、书法繁荣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1905年清朝取消科举制度,书写汉字主要依靠学校传薪续火。
汉字书写,首先是学,在老师、家长指导下学。照着字帖练习书写,古人称为“临帖”,现在叫“练字”。练字是学生的每日功课,古人称为“日课”,一本字帖需反复练习,这也是“学而时习之”的学。
在练字的过程中,学会使用毛笔,学会书写技巧,学会处理笔画结构之间各种组合关系,把字写得端正美观,笔画有力感,达到指挥如意的程度。这样的能力,古人称为“童子功”、“基本功”。古代很多大书家是以“功夫”著称,汉朝的“草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陈朝书家智永,登楼不下,学书四十余年。
练字是一种手、眼、脑三者协调配合的学习活动,智力(设法把字写好)、观察力(细心比照字帖,发现自己的失误)、意志力(坚持“日课”),都可得到训练。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练字时,掌管记忆的脑前叶会特别活跃,所以,练字也是“练脑”,可以增强记忆力。
汉字的结构形态很复杂,而且许多汉字是一字多体(篆隶草行楷),要想把字写好,必须专心,必须细致。无形之中,培养了做事追求完美的态度,培养了认真的习惯。正如郭沫若1962年8月为《人民教育》题词所说的那样:“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汉字书写与中国美学
自古以来,中国读书人的审美训练始于练字,也是基本的、常规的审美训练。那些字帖都是传递美感的书法经典。练字就是审美训练。日积月累,潜隐默化,渐渐懂得典雅、天然、遒劲、雄浑、飘逸、清秀、险峻之类的风格特征,养成了审美意识。
林语堂1930年代著书向西方介绍中国的艺术,选书法为代表:“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 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通过书法,中国的学者训练了自己对各种美质的欣赏力,……这样,书法艺术给美学欣赏提供了一整套术语,我们可以把这些术语所代表的观念看作是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 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
汉字书写的普及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书法艺术乃至中华文化未来的命运。
拯救汉字书写从基础教育入手
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书法专业,本科、硕士、博士一应俱全,书法已见振兴的端倪。但是,如果不能接上中、小学习字教育的“地气”,提高全民的汉字书写水平只能是良好的愿望。
拯救汉字书写,最切实际的可行路径是从基础教育入手。小学应设立毛笔写字课,中学、大学也要有相应的课程和要求,如书法篆刻、硬笔书法等等。教师和家长都要把书写作为对学生的一个要求。
一代代少年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到训练之后,就会影响他们一生对书写审美的追求。推而广之,也就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果能如此,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汉字书写就不再只是一门技艺而是广大人民的习惯,不再只是学校里的课程而与国人的日常审美紧密相连。
日前,光明网开展了一项关于手写汉字的网友调查,结果表明,汉字手写的现状不容乐观。不少人将其归咎于电脑、手机的广泛使用、学校书法教育的薄弱等等。但可能,引人思考的应该更多。
汉字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气质,它是五千年中华文明最直接的传承者。手写汉字,就个体而言,更是直接体现着个人的才情性格、传递着个人的思想情感,使他人读后如见其人,心生温暖。
以光明网的调查为出发点,本报今起开设“从手写汉字看文化传承系列报道”,我们将通过访谈、点评、深度解析等方式,邀请专家学者以及所有关注这个话题的读者共同思考。
光明网将开辟同题专栏。您认为提倡手写汉字好不好?您认为手写汉字与文化传承关系密切吗?您认为在网络时代学校还该不该开设书法课?请您积极发表意见,参与讨论。
光明网做了一件好事,它的“汉字书写调查”,用确凿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85.20%的被调查者认为,全民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这是坏消息,也有好消息。高达96.4%的被调查者认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瑰宝,决不能放弃”。
堪忧的是现实,欣慰的是情感。
汉字承载着历史记忆。书写汉字是感受中华文明和艺术精神的通道。但是,现在的汉字书写面临断流的危机。我们在焦虑:决不能放弃书法这门艺术的文化情感,能否改变“全民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的事实。
汉字书写下滑的原因
汉字书写在20世纪急速滑向低谷,分析起来,缘由种种。最直接的原因是物质文明发达之后,导致两波“换笔潮”,悄悄改变了我们的书写传统。
第一波是传统的毛笔换为自来水笔、圆珠笔、铅笔之类的“硬笔”。20世纪50年代普及国民教育,“硬笔”也普及开来。这波换笔,虽然笔已变种,但终究还是笔,汉字还要一笔一笔写出来,“书写”传统犹在。
第二波换笔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起初是计算机普及,继而网络覆盖,以往日常笔写之事被计算机取代。这一次以“机”换“笔”,连“书写”动作也换掉了。汉字书写的灵巧动作简化为两种简单垂直的操作:键盘上的“敲”,鼠标上的“点”,字库里的汉字就蹦出来,省心又省力。
不论是被动裹挟还是主动顺应,20世纪的两次换笔,速度一次快过一次。处理文字的工具越来越进步,手段越来越便捷,效率越来越高。
当我们欣然陶醉科学技术之赐时,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们的书写能力正在退化,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传统文化联系的纽带正在断裂。三千多年的汉字书写,现在也成了“文化乡愁”。
汉字书写与中国文化
重视汉字书写训练,是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传统,向来是从蒙学开始。西周学童(当时叫“国子”,限于贵族子弟)的教育,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六科,称为“六艺”,这些科目,与今天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正相吻合。其中“书”这一科,包括汉字书写训练。此后,不论官学、私学,汉字书写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科目,一直延续到20世纪。
古代的课吏、科举制度,曾对汉字书写教育、书法繁荣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1905年清朝取消科举制度,书写汉字主要依靠学校传薪续火。
汉字书写,首先是学,在老师、家长指导下学。照着字帖练习书写,古人称为“临帖”,现在叫“练字”。练字是学生的每日功课,古人称为“日课”,一本字帖需反复练习,这也是“学而时习之”的学。
在练字的过程中,学会使用毛笔,学会书写技巧,学会处理笔画结构之间各种组合关系,把字写得端正美观,笔画有力感,达到指挥如意的程度。这样的能力,古人称为“童子功”、“基本功”。古代很多大书家是以“功夫”著称,汉朝的“草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陈朝书家智永,登楼不下,学书四十余年。
练字是一种手、眼、脑三者协调配合的学习活动,智力(设法把字写好)、观察力(细心比照字帖,发现自己的失误)、意志力(坚持“日课”),都可得到训练。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练字时,掌管记忆的脑前叶会特别活跃,所以,练字也是“练脑”,可以增强记忆力。
汉字的结构形态很复杂,而且许多汉字是一字多体(篆隶草行楷),要想把字写好,必须专心,必须细致。无形之中,培养了做事追求完美的态度,培养了认真的习惯。正如郭沫若1962年8月为《人民教育》题词所说的那样:“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汉字书写与中国美学
自古以来,中国读书人的审美训练始于练字,也是基本的、常规的审美训练。那些字帖都是传递美感的书法经典。练字就是审美训练。日积月累,潜隐默化,渐渐懂得典雅、天然、遒劲、雄浑、飘逸、清秀、险峻之类的风格特征,养成了审美意识。
林语堂1930年代著书向西方介绍中国的艺术,选书法为代表:“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 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通过书法,中国的学者训练了自己对各种美质的欣赏力,……这样,书法艺术给美学欣赏提供了一整套术语,我们可以把这些术语所代表的观念看作是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 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
汉字书写的普及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书法艺术乃至中华文化未来的命运。
拯救汉字书写从基础教育入手
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书法专业,本科、硕士、博士一应俱全,书法已见振兴的端倪。但是,如果不能接上中、小学习字教育的“地气”,提高全民的汉字书写水平只能是良好的愿望。
拯救汉字书写,最切实际的可行路径是从基础教育入手。小学应设立毛笔写字课,中学、大学也要有相应的课程和要求,如书法篆刻、硬笔书法等等。教师和家长都要把书写作为对学生的一个要求。
一代代少年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到训练之后,就会影响他们一生对书写审美的追求。推而广之,也就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果能如此,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汉字书写就不再只是一门技艺而是广大人民的习惯,不再只是学校里的课程而与国人的日常审美紧密相连。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