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舍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白丁舍
白丁舍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大学毕业生职业规划:专业和工作本就可以不一样

向下

大学毕业生职业规划:专业和工作本就可以不一样 Empty 大学毕业生职业规划:专业和工作本就可以不一样

帖子  Admin 周四 九月 02, 2010 3:48 pm

  新学期即将来临,大学毕业生们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自己崭新的职业生涯。而据麦可思公司7月份公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全国2009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67%,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7%,均较上届下降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当前有三成以上本科毕业生、四成以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与专业不对口工作——

  有些人主动选择与自己的专业毫不相关的职业,因为他们觉得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出现职业与专业不同的现象是很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所不愿意看到的,可是有些人却主动选择与自己的专业毫不相关的职业,因为他们觉得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今年23岁的刘希金,大学时学的是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可是他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过于偏重理论,不能应用于实际,于是决定不找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进入了另外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现在在国家信息中心直属的北京某家公司的刘希金做着与军工有关的业务工作。从去年九月份上岗到现在,刘希金觉得已经从最初的迷茫渐渐变得能适应现在的岗位并融入到公司,自己的能力也慢慢发挥出来了。

  回忆近一年的工作经历,刘希金深感平时所学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有用的,将这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就是无穷的力量。在机会没到来时,现在储蓄的能量都是为了将来的爆发。比如之前的一个月,他都是在自己学习,突然有一天受领导指派,成立了一个颇被公司重视的业务部。在此过程,他吸收了很多公关、业务知识,只用了三个月便升到了业务部的副经理职位。而现在,刘希金被调到了公司主导的军工部门做项目,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这对于年纪轻轻的他来说,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鞭策。

  刘希金表示,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找与专业相对口的工作,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做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才有动力更好地发展。

  经过生活的磨砺之后,有些人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东西

  在中央民族大学,王新老师是一位颇受同学们欢迎和喜爱的体育老师。简单整洁的运动装束,自信阳光的微笑是王新老师的标志;亲切、和善、真诚是上过素质拓展课的学生对王新老师的一致评价。

  或许我们不会想到,这样一位经验丰富且成功的体育教师曾经的专业却是法律,而且毕业后还有着在中国化学工程公司和联想公司工作以及自己创业的经历。历经磨砺后,王老师也在慢慢思考,自己喜欢做的、适合做的到底是什么。一个偶然的机会,王老师回到民族大学,成为首位将素质拓展课引进民族大学的老师。

  虽然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没有什么联系,但王老师却很快乐。因为他发现自己很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也发现自己可以将教师这一角色扮演得很出彩。

  王老师说:“很多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都单纯地认为只有从事了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其实这是一种很片面的想法。学习专业知识只是打基础的过程,而与之相关的工作却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在从事不同的工作中,我们会得到历练,也会发现自己的特点和特长,或许还会打造出一个全新的自我。”

  工作永远比专业更广阔,在实践中寻找二者的结合点

  任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在校攻读金融学,毕业后在某财经类媒体经济信息编辑部工作。

  对于当编辑,任月说“是自己兴趣和专业的结合”。虽然她的专业是金融,但要说兴趣爱好,她还是偏向新闻学。而编辑部的工作恰恰满足了她的兴趣。

  问及现在工作的状况,任月说:“当编辑听起来好像和专业没什么关联,但事实上,这份工作十分需要有经济相关背景做基础。此时大学四年所学习的专业就派上了用场。我所在的经济信息部主要是从事经济信息的采集,我主要负责的是证券信息这一部分,日常发稿中有时候记者由于抢时效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如果对此不敏感的话,很可能把错误稿件发出去。除了日常发稿,平时还要撰写经济分析报告,都需要有经济学或金融学的相关背景,不然很难达到专业性。”

  虽然任月现在的工作很顺手,但是一向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她,还是觉得自身有些许不足,尤其是在新闻专业性上还有欠缺。通过一年来的工作,任月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学习什么专业,它只是给我们打下一个基础,单纯的理论往往不能很好地驾驭各式各样的工作,因为现实中职业的需要远比专业更复杂。在这个需要复合型人才的时代,我们唯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真正适应社会的需要。

  专家观点

  设置、选择专业要合理

  个人主观努力更重要

  在工作与所学专业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因迷茫而迷失方向。为此,我们采访了教育部、中国心理学会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专家、新东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负责人周其洪老师。

  周老师坦承当前的教育体制并不是十分合理:“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过于死板,有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且各高校的招生率在不断上升,这使得学校输出的人才和社会需要的人才之间的供求量产生了矛盾。此外,虽然这些年做了很多改进,但大学生在上大学选择专业时的盲目性仍然较大,进入大学后想转换专业也有很多障碍和困难,一些学生在毕业后从主观上不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与此同时,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是不可忽略的一方面,而且可能是主要的方面。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就以为进了保险箱,在校四年荒废了大部分时间,没有学到真本事,也不可能找到好工作。”

  在周其洪看来,一名大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还应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大学生首先要树立危机意识。“当今的社会竞争激烈,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将来即将要发生什么,发生的事情将对他们有多么大的影响,他们也不清楚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家一味地信奉‘车到山前必有路’,可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能认识到未来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无论有多么大的才能都有可能被淘汰。”周其洪很是感慨地说。

  他还建议大学生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担任一些社会职务等,这些对增强同学们的综合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在这样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学会如何为人处世,渐渐地我们也会发现,自己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能游刃有余。而人生的机会可能来自许多方面,那时你并不会感觉专业不对口是一个‘包袱’。”

Admin
Admin

帖子数 : 101
注册日期 : 10-06-21

http://xy2010.8008cn.org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